马羊小说

马羊小说>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五百七十九章 球状闪电中为雪糕加更(第3页)

第五百七十九章 球状闪电中为雪糕加更(第3页)

陈光抬头仰望那座放置巨型电极的梯形台,它以深深的黑暗为背景,在电筒的三道光柱中显现出来,像是密林中阿兹台人的祭坛,有一种神圣感。

但可悲的是,当他们这些球状闪电的的可怜追随者,满心欢喜地想要获取昔日帝国的研究经验时,却被告知这只是一场梦。

一场噩梦。

格莫夫在林云的追问下讲述了他的噩梦。

“帝国最顶尖的团队在1962年就成功产生了一枚球闪,我到现在都能记得当时的参数,闪电电流是一万两千安培、电压为八千万伏、放电时间为一百一十九微秒。”

“就当我们以为可以轻松按照固有参数去制造出它、进而发展成为超自然的武器、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为国铸剑时,却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连姆·尼森饰演的老科学家格莫夫,脸色因酒精而潮红,又因痛苦而灰败,在对比度略微加强的镜头下可叹而沧桑。

“在当时的国内,决定论和机械论是压倒一切的思维方式,科学家也是要被正智思想领导的,球状闪电被定位为应用项目,传统的线性思维决定了我们只能按照参数去不断尝试,但又不断失败。”

“所有人,无数人,从年轻到衰老,从疾病到死亡。”格莫夫感慨道,“我们不断更新重建雷电模拟系统、外加磁场系统、微波激射系统、空气动力系统,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黄金岁月。”

“八十年代中期,受星球大战计划的影响,球闪的研究得以扩容,一度达到了鼎盛,但最可悲的事情也发生了,我们根本无法生产它、更别说控制它。”

“即便偶尔在几万次试验中成功了一次,它也会飘飘然地突然穿墙出现在某处,像是死神一样随机带走谁的生命。”

格莫夫泪眼浑浊,带着两个异国的研究者来到了梯形试验台的背面,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俄文字母,看得人头皮发麻。

“这里是三十年里为3141献身的爱国者们,恶劣的工作环境杀了他们,国内的正智风波也随时要大家去坐牢。”

他艰难地踮脚点着一个名字:“这是我的妻子,在我被迫害疗养期间认识的一位护士。”

“这是我的儿子,他被基地生产出的最后一颗球闪蒸发干了全身的血液,成了一具干尸。”

“当年的控制中心是多么明亮干净,只是在那洁白的防静电地板正中,摊放着我儿子的遗骸,他即便成了这样,也要继续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从那一刻起,我就已经死了。”格莫夫痛苦地闭上眼,“在这种自然或超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真的太渺小了。”

“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特写镜头下,连姆·尼森饰演的前苏联科学家像个孩子一样放声痛哭,涕泗横流!

台下不乏观众看得泪流满面,镜头切换到两人返航的飞机,以及陈光在内心的独白。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这句话了,第一次是在郑敏的笔记扉页,这一次来自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科学家。

他不由得想起但丁的《神曲》,地狱之门上写着一行字:

进入此门者,必须舍弃一切希望。

一次意外的西伯利亚之行结束了,但带给陈光和林云的震撼却远未终止。

性格怯弱,因为父母的惨死和整个红色帝国的失败而陷入悲观情绪的陈光,向军方的雷电研究小组请了个长假。

如果不是导师高波力劝,他甚至可能直接辞职。

即便他是起到关键核心作用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也是目前唯一的全模型构建者,但这位陈博士现在已经很难再专心投入工作中去了。

除非他能祛除格莫夫在自己面前凄惨痛哭的场景,以及搞清楚那个发自内心的疑惑和叩问——

当我追逐球状闪电的时候,我在追逐什么?

但林云呢?

镜头中的的她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反倒因为外围局势的恶化,没日没夜地继续投入球闪及球闪武器的研究。

直到一年多以后,林云的男友江星辰找到了陈光。

性格怯弱、对林云充满好感的陈光,此前倒是见过这位年轻的舰长一次,只不过他纳闷的是对方给自己打电话的原因。

黄小名饰演的江星辰第一次在电影中露脸:“陈博士,有兴趣出海玩玩吗?”

“额……可以吗?”

“当然。”好奇心推动着陈光和这位珠峰号航母的年轻领袖见了第一面。

他南下到了港口边,随处可见关于防空、防谍的标语,肉眼可见的战前氛围令人咋舌。

陈博士这一年多以来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在此前的博士选题的另一个方面、即关于龙卷风的形成和预报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他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甚至受到了号称气象学界诺贝尔奖的世界气象组织奖的五人提名,下个月就要去参加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国际热带气旋学术研讨会。

这其实都要归功于这几年在球闪研究上的高强度数学工具、物理工具的应用,以及对气象学的研究思维。

热门小说推荐

仙傲
雾外江山仙傲
...
铁血强国
流泪的鱼wyj铁血强国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