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倒不至于了,宋幼圆看着哪都挺好的,于是尹正浩晚上就约发小吃了顿饭,把入学的事算是敲定好了,学籍转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他可以从明天开始直接来上学。
书、文具、桌布等等上学要用到的东西尹正浩都给准备好了,急吼吼地就要他明天就上学去,宋芳心里就可不舒服了,一直说再晚两天吧,两口子差点又吵起来。
这个家没了他得散,金希撤在心里叹了口气,英雄般的站起来阻止了他们,“圆圆在s。m。不是还有课吗,先把那边处理好再说上学的事吧。”
这个建议比较折中,两个人都算满意,金希撤刚松了口气就听见这夫妇俩一致说要退社,他差点就吐血了。
“不是,为什么非得退社啊,一边上学也可以做练习生啊。”
尹正浩本来就不想让宋幼圆去s。m。,正好借这个机会退了才好呢,至于宋芳呢,她一开始就是奔着让孩子学韩语还有熟悉熟悉环境的动机才同意他去s。m。,但是她没想到做练习生这么辛苦,她心疼孩子,不愿意让他这么累。
这事整的,金希撤头疼死了,他觉得还是不要为难自己了,打电话给李秀满让他想办法吧,他这个八面玲珑的老狐狸要是还搞不定的话那s。m。就可以倒闭了。
第二天李秀满就笑眯眯的提着一堆东西登门拜访了,一瞧见他的脸宋芳心里就觉得有点尴尬,那时候是她拜托人家照顾孩子的,结果她现在一声不吭就让孩子退社,感觉有点白眼狼似的。
来之前李秀满都在心里打好草稿了,女方这边不算难,他一来这个事就有挽回的余地,主要就是男主人的态度似乎不太好,他得下一番苦功夫。
尹正浩确实对李秀满没什么好感,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他态度也算客气,只是说的话就不那么客气了,张嘴就是我们家孩子得退社,李秀满也没生气,很认真的问对方的看法。
什么看法,像尹正浩这样的学术人才肯定想的是让他好好上学,以后跟他一样一路考学升到教授。
“但是尹先生,这个只是你自己的想法,你有没有问过圆圆的意见呢?”
李秀满一句话就说的尹正浩哑然了,然后接下来就都是李秀满单方面的输出时间了,什么多方面发展、孩子在这方面有天分、尊重孩子的喜好等等。
他说的倒是有道理,尹正浩也不是那种倔得不行的人,但是想说动他也没有那么容易,“那我凭什么相信你们呢,s。m。有什么很特殊的优势吗?”
在这面试他呢,李秀满在心里吐槽死读书的就是难搞,完了脸上还是笑眯眯地跟他解释,我们的师资力量、我们的历史底蕴、我们能给孩子提供的发展平台,说的那叫一个天上有地上无。
就这样尹正浩还是不满意,又接着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一直问了快一个小时了,不管他问的问题有多刁钻李秀满都能以完美到挑不出任何错的答案回给他,到最后尹正浩似乎也说不出什么不好了。
宋芳还是嫌休息时间少,她扣着手指头纠结地说道,“那个,李社长啊,你说的我们都认同,就是一个月就休息两三天,孩子很辛苦的。”
这要换成是别的家长跟他说这个李秀满就“请”他们家孩子回家了,还是那句话,谁叫这孩子是宋幼圆呢,李秀满的底线可以一直放低。
“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了,这样吧,孩子可以歇周六日,放学后去公司只练习几个小时就行了。”
这下俩人都满意了,终于是不退社了,李秀满都快累死了,说的他嗓子都要冒烟了,还好,目的达成了。
在学校和公司之间把作息协调好之后宋幼圆就上学去了,头一天去他还有点紧张,结果什么事都没有。
班主任把宋幼圆领进门就做了个自我介绍,然后就让他在教室第一排靠窗户的地方坐下了,没有同桌,就他一个人。
同学们本来有想和新同学打招呼的,但是看见每个老师都对他这么好,精明的孩子们马上就感觉出来他背景不一般,于是就不敢主动和他交朋友。
好在宋幼圆也不在意其他人,他自己一个人挺自在的,有什么问题就举手提问,老师们也都和颜悦色的讲给他听,宋幼圆学得很快乐。
小机灵鬼宋幼圆可记得叔叔说英语老师追过他这个事了,于是就特别在意英语老师,每天都去办公室找她套近乎,其实就是找机会看看她是不是还喜欢叔叔。
英语老师一开始是受人所托照顾他的,可这么一天天的下来她是真的喜欢上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了,到了下学点还没人接她都旁边陪着,一直到家长来了才走。
“老师,你结婚了吗?”
这天在等妈妈的时候宋幼圆趁机问她,英语老师笑着摸摸他的头说结婚了正在备孕,宋幼圆放心了,回去就把这个事跟妈妈说了。
“妈妈我帮你问了,英语老师已经结婚要怀小宝宝了,你别担心,她不会和你抢叔叔的。”
宋芳不是小心眼的人,她就当时说那么一嘴,这孩子还去问,她真是羞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甚至都有点不敢面对英语老师了,然后她就拜托金希撤去接下学了,她得冷静两天。
金希撤还是头一次接孩子下学,没经验的他在旁边找了半天停车位,宋幼圆还在那等着呢,英语老师也在一边陪他,越看这孩子她心里就越喜欢。
“圆圆啊,老师可以亲一下你的额头吗,我也想让我未来的孩子长得像你一样可爱。”
可以呀,当然可以了,宋幼圆一说可以英语老师就高兴地亲了他一口,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一双不善的眼睛盯着她。
“额,你好,你是?”
“我是圆圆的哥哥,你是他英语老师是吧,这个事我不希望再有下次了,不要再亲我们家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