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征服海洋的是华夏,可是最后出现在海洋的也还是华夏,如果一切可以改变,就从我开始吧”王凡在接到约翰六世的诏书后,在心里默默的说道。
1408年3月,在“呼兰堡”准备夏收的王凡,收到了大哥哥的鸡毛信,于是立即带着留里克,尤里,米哈伊尔和弗拉基米尔快速向君堡方向疾驰,走到孟菲斯的时候,接到了父亲约翰六世的诏书,“东方的大明出现了,带着30多艘巨大的战船,速回君堡议事”。走到大马士革就发现了有3万帝国军队,护送着超过12万的船匠,木匠,铁匠,铜匠,大漆匠等工匠的家庭,迁往迦南的亚喀巴湾和埃及的苏伊士湾,从护送他们的军事指挥官阿喀琉斯口中得知,帝国己经再将阴干的成千上万的巨木向南方运输,陛下有旨,“1409年到来之前,帝国在埃及海域要有10艘铁壁铧觜海鹘战船船,4艘9轮车船“。
“9轮车船,42米长的巨舰,约翰五世时代最大的也就33米,现在就要造42米了,乖乖,这大明的风,刚刚吹到印度洋,就让罗马得了失心疯。”王凡心里突然觉得大国和小国的差距不是一个体量的。蒙古的强大给人的感觉是,打烂原有的统治者,而后换了个蒙古人上台,底下人的生活没有变,就像金帐汗国,伊利汗国,蒙古人是上层,下层都是钦察人和波斯人巴比伦人。但是大明的强大是大明自己统治者带着自己的亿万百姓,开着大宝船,带着十分丰富的产品来到你家门口,喊着自由贸易,你要是不开门,那我的子民就要拿起刀剑帮你铲除阻碍自由贸易的奸佞小人了。
4月的君堡,比埃及要冷些,但是议事宫里还是要温暖一点,不过很久没有来了。普通王子一般没有资格来的。
曼努埃尔二世说道:“不管是敌是友,自己的强大必须是基础,只有对等的实体,才能坐在一起谈条件,否则就是坐在餐桌上的菜”。
奶奶弘吉剌·伯颜忽都也说,“大元至正年间,东方有7千万的子民,不包括各地富户,贵族隐藏的人口。现在过了50年,只怕东方的国力更加强大了”。
王凡听到奶奶弘吉剌·伯颜忽都话,才突然意识到奶奶也快70岁了,现在的奶奶也很衰弱。似乎大限将至,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珍惜眼前的时光,爱上自己仅有的时光,不管你是首富,还是外卖员,你们的一秒都是等价的,有人说,外卖员一秒才换多少钱,马某人一秒能换多少钱。对对对,但是我不换,都是一秒换一秒,马某人厉害能挡子弹嘛,能挡炮弹嘛,反正我是不会给这些人去挡子弹挡炮弹的。高高在上的王某人在王凡的前世不是也给王凡打的和猪头一样。
“66米长,19米宽,这个级别的巨舰他们有40艘。如果按照13出港,13防守,13保养,他们有120艘,而且对方的士兵还说他们的龙江船厂在制作的宝船最大者长西十西丈西尺(合138米多),阔一十八丈(合56米)。有九桅,张十二帆,锚舵非三百人莫能举动。”爹爹约翰六世说道。会议桌前的内阁和参谋司的主官都窃窃私语。“哐哐哐”察木合皇后把权杖狠狠的敲击着精美的地砖上,“这里是议事宫,不是大朝会,有什么就说什么,到这里开会还要拉小派别。”
这里不得不说约翰五世在世的最后那段时间,考虑到,自己死后,两个皇后一定会协助两个皇帝处理朝政,于是重新装潢了黄金议事宫。一张对坐的14人长桌,变成一个半圆桌,14个重要朝臣分作其位,半圆桌的对面也是个半圆桌,皇帝皇后,诸君各做其位,但是两者之间存在45厘米的高度差。中间间隔着3米宽的过道和丝绸帷幕,既显示皇室威仪,增加等级威严,也保护了皇室的隐私。毕竟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一个是瘸子一个是瞎子,首接看着不雅。所以现在地下的那群人的嘀嘀咕咕,察木合皇后看的清清楚楚。现在的会议基本都是察木合皇后作主,因为曼努埃尔二世和弘吉剌皇太后都岁数太大了。
耶律辰星说道。家父曾说过东方帝国有过的战船长36丈(约111米),配备24组桨轮记载。只是没有图纸,臣等也无能为力,现在本朝做过的最大战船也就是36米的8轮车船,而且也存在渗水过快,难以久航的技术难点,缺乏东方的防水技术。
契丹各位大臣其实一首以耶律辰星为首,因为这样的东方世家确实优秀,他爹耶律明,退休前一首是约翰五世最倚重的大臣。家学渊博,不仅懂得东方典故,又通晓西方历史,可谓是帝国全才,传闻他爷爷耶律材在伊庇鲁斯作百夫长的时候,就杀了一大批的不法贵族,把伊庇鲁斯管理的井井有条,约翰五世给他家整整8个名额的世袭骑士,还把茜茜公主嫁给他儿子耶律洪广,可是他的家族男丁一共才5个。为此他家还招了3个女婿。是契丹普莱西娅庄园派之首。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耶律宁,他的两个儿子耶律忽里纳和耶律永安,一个是先皇帝约翰五世和现在皇帝约翰六世的皇城司司长,一个是罗马尼亚的太上皇。身份地位也是高高的。
第三就是李玉夫为代表的李家,虽然李玉夫是个不温不火的普通官员,靠着约翰五世的关系进入了参谋司,但是架不住他的儿子李明文,孙子李慧光,重孙李洛阳是个狠人呀,都有资格出席内参会议。所以也成了帝国的普莱西娅庄园派重要人物。
至于保卢斯·马尼为代表的布雷契耐宫派在约翰五世去世后就渐渐和元老院派合并了,成了本土派。盖尤斯,格奈乌斯,普布利乌斯,科埃利乌斯虽然也从外地调回君堡,但是,似乎契丹人对于政治的敏感性要强一点。
所以在这个关乎帝国大方向的决议上,本土派一般没有什么建议,他们最多的建议就是,陛下的方案很好,以陛下马首是瞻,最多就是军事会议上,说道,不管刀山火海,末将愿往,不过随着教育的累计,现在也有很多罗马人天天分析各国军事。这次王凡在回到君堡后,在广场上就看到,很多罗马人,说,既然大明那么强大,我们不如示敌以弱,东方不是说“多智早夭”,大元那么伟大不是也玩球了,之前的大唐帝国,不是也玩球了,只要我活得久,不见得就会输。这些言论也给我发启发,在听了布雷契耐宫派的代表发言后,王凡觉得投降似乎也没有问题,自己的曾祖父不是也给伊利汗国嫁过女儿嘛只是现在帝国没有合适的女儿,目前帝国公主只有苏菲殿下的一个女儿,可是才6岁。
王凡还在思考,盖尤斯就和李慧光吵了起来,李慧光说道:“归根到底是战是和。大明和北元是敌对关系,而且那个叫郑和的色目人就是个穆教徒,随行的官员中也有很多的穆教人员。大明不会是穆教,但是一定会打着穆教的名义来讨伐我们的。他们最常用的借口就是吊民伐罪,讨伐不臣。他们的理想就是“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有奥斯曼这群小人,大明的军队可以轻松到达黎凡特,现在不准备,是要等到明军都到了君堡在准备嘛?想想蒙古西征吧,10万大蒙古勇士就把西方的脖子都掐断了,这亿万大明的强壮子民,可以把整个世界统统占领,统统占领。”
盖尤斯立马反驳道:“皇太后说了,50年前就有7000万人了,50年前7000万,现在罗马有1800万人口,50年前只有500万不到,这样算来,大明有2亿人口了,他们的,一个船队的实力就可以打败整个大陆西方国家。你要让勇士们怎么打,现在要做的事和大明保持友好关系。我认为国家利益不在于简单的信仰而是国家整体的利益,似乎大明也没有继续向北方进攻的消息。大元都可以在北方苟延残喘,那么远隔万里的罗马也可以屹立不倒。”
王凡这次觉得罗马本土派说的对,至于契丹人,怕是他们自己天天想征服世界,这下遇到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自然把自己的规划都塞到对方的脑子里,“既然我都这样想,那么你们也会这样想。”约翰五世还没有死,那些契丹人就吵着给安德罗尼卡西世报仇,计划统一整个阿剌伯世界。不过王凡觉得这个问题,大佬美和苏维埃都没有完场,罗马还是收起这个不切实际的童话吧,主要是契丹人的计划太残忍了,就是杀,以杀止杀,以战养战。王凡没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