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年10月,离开己大半年的王凡,回到了“安德罗尼科斯伯爵庄园”,队伍中除了有新女主人勤乞特·呼兰王妃外还有4个侍女,2个蒙古大夫和一个武术教习弗里德里希,主要是教授太祖长拳和齐眉棍的,虽然王凡会一点,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根本就是个假把式,所以安德罗尼科斯的哥哥特意找了个护卫和王凡南下,本来是准备举家南下的,但是,他还没有结婚,于是就自己来了,毕竟弗里德里希的哥哥葛楚德在君堡刚刚买下了个铺子做豆浆油条的小生意,现在和弟弟在南下的话,损失有点大。所以他弗里德里希就一个人来了埃及。
“安德罗尼科斯伯爵庄园”建设的很快,1500亩的土地有1000亩种植了冬小麦,剩下的500亩种了棉花,当然在庄园的边边角角也种植了椰枣,做为糖类的补充,毕竟小孩子喜欢吃甜食。
回来后没有几天,王凡就在“安德罗尼科斯伯爵庄园”的顶楼上立起了一面新的旗帜,用汉语写着“呼兰堡”。
这个事情,刚开始勤乞特·呼兰不知道,因为她不认识汉字,勤乞特·呼兰的侍女们也不识汉字,但是听到那些庄园自耕农说了后,就赶紧和他们的郡主报告了这个事情。于是呼兰郡主,也急忙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然原来的“安德罗尼科斯伯爵庄园”的旗子换成了“呼兰堡”。
鲜艳的红色大旗上,那些用黄线绣出的“呼兰堡”像太阳刺得勤乞特部的郡主眼睛发红,泪水又嘀答滴答得流了下来。当然,这不是王凡会讨女人喜爱,主要是,原来的旗子是王凡母后察木合绣的,王凡和母亲的关系是说不清楚的,从君堡回来时王凡也明白,以后母后怕是一根纱也不会给王凡了。等王凡回来一看,旗子在太阳的关怀下,基本是可以算报废了,王凡意识到,再不换下来,以后连看都看不到了,所以就换了下来。本来想重新绣,毕竟自己绣过拉杷仑旗,技术还是有的,但是“安德罗尼科斯伯爵庄园”的字太多了,最后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于是才有了“呼兰堡”,却不知道还有意外之喜,打开了这个勤乞特部的郡主的心节。是的,因为在勤乞特部的郡主的眼睛里,草原有那么多的勇士,为什么自己要嫁给一个蛮子做老婆,并且那个蛮子还是个瘸子。和王凡的想法一样,不过,勤乞特部的郡主一开始就知道王凡是个瘸子。而王凡是在大哥结婚时才知道的。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的勤乞特部的郡主的眼里,这个瘦弱的小个子才是自己的巴特尔。
不过在王凡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事情,是王凡的护卫队成员每个人都开始装备后装鸟铳了,虽然每人只有10发铜壳弹,但是10发铜壳弹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至于30杆前装火帽枪,王凡知道纸质定装弹的制作的,此外火帽,颗粒火药,铅弹头等则是从当地驻军仓库按月领取。基本可以保证每年每杆鸟铳能有40枚子弹,大哥给我40杆,就是说,我可以领取1600颗子弹,这个弹药量,足够打败一个游牧部落了。而且只要存个两三年,火药的基数就是每杆枪80颗定装弹,这个火力,防守一个庄园那就是手拿把掐。易如反掌。
有了新火器,王凡就编了“呼兰堡”军事操典,就是把自己在约翰五世时代总结的高中时“军训”科目,又做了细微的改进。敬礼,立正,稍息,左,右,卧倒,匍匐前进,齐步走,正步走,这些。至于那种排队枪毙的自杀式战法,罗马帝国己经开始放弃。估计等后装1386式鸟铳列装完毕,估计就会废止,王凡在前世也和曼努埃尔二世,约翰六世说到过,三五人战斗小组,就是改变部队的结构,把“什”改成“什伍”,一个“什伍”中有3个五人班组,或者5个3人小组,主要看使用鸟铳的款式,比如后装的1386式鸟铳,则就是3人小组,使用前装火帽枪则是5人小组。这次回君堡,曼努埃尔二世也组织了一场小小的步兵演练,就是给送亲的伊利汗国的贵族们看看的。所以安德鲁,现在改进这个新战法也说的过去,其实就是把站立射击改成自由射击,寻找隐蔽地点射击,至于挖战壕,那是要大兵团作战才会用到,遇到小股土匪,还挖战壕,等你挖好了,土匪也跑完了。
在弗里德里希的训练下,王凡又招募了30个埃及军区的人组成了庄园护卫队。王凡现在一共有了41个护卫,加上王凡就有42人了,但是枪只有40杆,于是王凡自己去了孟菲斯,找埃及军区长官努特又“借”了2把梅花骑铳。总算是全员配枪了。至于冷兵器,则随便了,有大马士革弯刀,也有嘉比亚弯刀,也有罗马短剑的,也有欧罗巴单手剑的,自己喜欢就好了,王凡本来是喜欢那个罗马短剑的是奶娘小时候送给王凡的,但是勤乞特·呼兰却给自己整了个蒙古马头弯刀,刀柄是红木加错银配有丝带,刀鞘多饰有龙虎纹及宝石镶嵌,刀身长度约五十厘米,尤其是马头,特别逼真。工艺比王凡的罗马短剑好太多了。但是结婚男人就是随便,弯刀就弯刀吧,深深的感谢了勤乞特·呼兰的贤惠后,就戴在身上出去给孩子们上课去了。闲时练兵,忙时务农,兵农合一就是保甲。
长久的训练,终于等来了验证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