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羊小说

马羊小说>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92章 应对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第2页)

第192章 应对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第2页)

这份日志被周志远看到后,亲自批示列入“初心讲堂”教材,并邀请老人和她女儿参加母亲节新品发布会。

转眼进入腊月,公司启动“年味归源”特别行动。全国范围内征集普通人关于“家的味道”的记忆,筛选出最具共鸣的五种风味,由王曼玲带队复刻成限量饮品。其中之一,是一位东北老人提供的“冻梨茶”配方??将野生山梨冷冻后再熬煮,酸甜中带着凛冽回甘,象征寒冬里的生命力。

测试阶段,王曼玲坚持不用浓缩汁,非要亲自去长白山采集野梨。周志远劝她不必亲力亲为,她却笑道:“你说过,味道是要等的。那我就陪你等到最后一颗果子落地。”

他们在雪地里住了十八天,拍下了整套制作过程。影片播出当晚,北方多地出现抢购潮,许多游子打电话给父母:“妈,今年回家喝您熬的梨汤,但我先寄几瓶‘脉动?冻梨’给您暖身子。”

与此同时,内部管理迎来一次重大考验。随着东南亚市场扩张加速,部分高管开始主张“适度妥协”??比如在广告中弱化励志标语,改用明星代言提升销量;或是在成本控制上放宽标准,换取更高利润空间。

董事会上,财务总监陈志强直言:“周总,情怀不能当饭吃。我们要对股东负责。”

会议室一片寂静。

周志远没说话,起身打开投影,播放了一段未经剪辑的监控录像:深夜的医院走廊,一名年轻护士悄悄把一瓶“脉动”放在癌症患儿床头,轻声说:“这是超人特饮,喝了就能打败怪兽。”孩子虚弱地笑了,第二天竟主动配合化疗。

画面切换,是监狱课堂上,一名服刑人员读完《归源》纪录片后的感言:“我偷过钱,骗过人,但我没想到,一瓶饮料能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说的话??做人要有骨气。”

最后,镜头回到南沙工厂质检台,一名盲人检测员正用手触摸瓶身材质,确认标签位置是否准确。他每天经手三千瓶,误差率为零。他说:“我看不见字,但摸得出温度。你们印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在心里。”

视频结束,周志远缓缓开口:“各位,如果我们连这些人都辜负了,那赚再多的钱,也只是数字坟墓里的尘埃。”

没有人再提“妥协”。

春节前夕,越南项目最终签约。条件一如周志远所坚持:三百名女性工人全部来自贫困村落,育儿托管中心同步建成,厂区设立“匠艺角”,鼓励员工下班后学习传统编织技艺。当地政府代表签字时感慨:“我们见过太多外资来了又走,但从没见过一家企业,把人的成长当作核心KPI。”

除夕夜,周志远没有回家。他来到深圳某城中村的24小时便利店,穿上店员制服,站上收银台。零点刚过,一对农民工夫妇走进来,男人背着行李,女人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

“两瓶‘脉动’,挑有‘加油’字样的。”男人说。

周志远递过去,顺手多塞了一瓶:“送孩子的,祝他新年快乐。”

女人眼圈红了:“谢谢……这玩意儿贵,平时舍不得买,但今天想让孩子也尝尝‘力量’是什么味道。”

待他们离去,王曼玲打来视频电话,背景是糖水铺旧址改造的文化馆。她举着一碗红豆沙,笑着说:“我妈教我的方子,今天第一次对外公开品尝。大家都说,还是当年那股魂儿。”

周志远望着窗外烟花绽放,轻声道:“因为火候没变,心也没变。”

初一清晨,一封匿名邮件发送至公司邮箱。附件是一份手绘图纸,标题为《糖水铺复兴计划》。作者自称是当年被周志远资助完成学业的山区学生,如今已成为建筑师。他在信中写道:“我想重建那间老铺,不做商业,只做公益空间??供环卫工歇脚、快递员充电、老人喝茶、孩子读书。它不该消失,而该重生。”

周志远当即批复:“批准立项,资金全额支持。名字就叫‘源舍’。”

正月初五,“源舍”奠基仪式举行。没有红毯,没有领导讲话,只有二十位曾受“归源计划”影响的普通人共同铲土。其中包括那位儿童临终关怀中心的护工阿玲、云南写作文的小男孩、林晓雯的母亲、还有陈伯派来的徒弟。

摄像机静静记录这一切。周志远站在人群中,不再像董事长,更像是一个归乡的游子。

当晚,他又梦见母亲。她依旧站在老铺门口,手里捧着红豆沙,只是这次,身后多了许多人??穿工装的、戴围裙的、拿画笔的、握锄头的……他们一个个接过那碗糖水,喝完后抬起头,眼里闪着光。

醒来时,天还未亮。他打开电脑,更新企业使命宣言:

>“我们不做饮料巨头,我们要做这个时代的情绪基础设施??

>在每一次疲惫低头时,递上一句相信;

>在每一段孤独前行中,点亮一丝微光;

>在每一个快要放弃的瞬间,告诉世界:

>你还值得被温柔以待。”

窗外,启明星高悬。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他知道,只要人间还有冷暖,就有“脉动”存在的意义。

而他的旅程,远未结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